小溪乡藤桥村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信息发布者:
随风828 2017-11-28 20:58:46 转载
刚刚
中国工程院公布了
2017年院士增选名单
于都乡贤孙金声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img.nync.com/f/2017/11/28/383723cbec09198f_640o.jpg)
小伙伴们
自豪感井喷
有木有
接下来跟着发布哥来认识认识这位
新增选的于都籍院士
孙金声,男,1965年出生于长征出发地---江西省于都县小溪乡藤桥村,曾先后在利村中学、于都中学就读,1985年本科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1988年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合成专业,2006年博士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先后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钻井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液研究所、科研处工作,从事钻井液与储层保护研究工作。
孙金声教授是中国石油集团高级技术专家,博士生导师,培养了20余名硕、博士、博士后研究生。他历任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现任科研管理处副处长,“十二五”国家海洋863“海上大位移井钻井液关键技术开发”项目负责人。
孙金声教授在钻井液与储层保护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钻井液与储层保护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并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项目先后获得了多项科学研究奖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术秘密6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08篇。负责制定了3项国家石油行业标准。
![](http://img.nync.com/f/2017/11/28/f238e2865f5cc647_640o.jpg)
●201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
●2014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2014年获国家首届“杰出工程师鼓励奖”
●2014年被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2015年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5年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1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二等奖
一、创立了水基钻井液成膜理论,发明了成膜化学固壁与保护储层一体化新技术,开辟了化学成膜稳定井壁与保护储层钻井液技术研究新领域。
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及储层损害是长期以来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他与研究团队创立了通过水基钻井液形化学成膜稳定井壁和保护储层理论,发明了化学成膜关键系列处理剂新材料及成膜化学固壁与保护储层一体化新技术,实现了稳定井壁与保护储层从选择性物理封堵向非选择性物理化学成膜封堵的重大转变,奠定了稳定井壁与超低损害储层钻井液理论与技术基础。有效解决了钻井过程中井壁坍塌、漏失和储层损害等共存导致的井下安全、损害油气储层重大技术难题,稳定井壁效果显著,堵漏一次成功率从传统方法的50%提高到90%以上,储层损害率由国内外现用暂堵保护技术的25-30%降低至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全国推广。
二、研制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温240℃以上的水基、油基、水基泡沫钻井流体系列关键技术,为开采不同地质特征和地层压力系数的超高温深层油气资源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我国70%剩余石油资源和中亚合作开发油田需钻深井超深井,井底温度高达180~260℃,我国钻超高温深井面临一系列因钻井流体抗温能力低导致的技术难题与安全风险,严重制约了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抗超高温钻井流体是钻探成败的关键,30年来我国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能取得大的突破,最高抗温为180℃,钻超高温井所用材料90%不得不依靠引进。他与研究团队(1)首次发现了通过高温保护剂提高钻井液抗温能力的新方法,发明了抗温240℃以上的水基钻井液新技术,使我国该技术的抗温能力从180℃提高至240℃以上;⑵发明了通过增强水基泡沫气液界面膜强度提高抗温能力的新方法,形成了抗温300℃的水基泡沫钻井流体技术,将我国泡沫钻井流体抗高温能力从150℃提高到300℃;⑶发现了油基钻井液抗温能力随有机土层间距增大而提高的规律,开发了抗温250℃、密度达2.6g/cm3的油基钻井液技术。在7个国家14个油田应用,改变了我国自主技术难以钻超高温深井(200℃以上)的局面,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钻超高温深井从依赖引进国外技术到使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并占领国际市场的重大转变。
三、开发出复杂结构井特种钻井液关键技术,为高效开采我国剩余油气资源,使难采储量变成高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复杂结构井是21世纪国际公认的高效开发低渗透、非常规及海洋等复杂油气田的先进井型和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利用复杂结构井高效开采我国剩余油气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井壁失稳与阻卡卡钻是复杂结构井的技术瓶颈,也是世界性钻井技术难题,更是决定复杂结构井钻井成败的关键。他与团队创造性首次将仿生学引入钻井液领域,破解了贻贝粘附蛋白和蚯蚓分泌粘液,胶结岩石、提高润滑性的原理,并发现将其活性化学结构接枝到特种聚合物链既能保持其原有性能又可提高其抗温性的方法,发明了增强岩石颗粒间内聚力和键合性润滑的系列仿生新材料和仿生钻井液新技术,这一原创性成果解决了复杂结构井井壁失稳和阻卡卡钻技术难题,为复杂结构井规模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国内外12个国家共35个油气田规模应用1142口井,井塌事故率降低82.6%,钻速提高27.7%,摩阻和扭矩比美国技术分别降低35.3%和26.5%,油气产量较以前复杂结构井提高1.6倍以上。创直接经济效益34.96亿元。
四、提出了通过改变水基钻井液性能提高钻井机械钻速的新理论,发明了能提高机械钻速的水基钻井液技术。
他与研究团队提出了通过在钻头、钻具、井壁表面形成活性油膜防止粘土吸附及瞬间降低井底岩石强度、降低环空摩阻而提高机械钻速的水基钻井液新理论,发明了能提高钻速的处理剂新材料,形成了能提高不同地层机械钻速18%以的水基钻井液技术,较国外同类技术高8%以上。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此项高端技术的国家。在青海、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内外22个油田应用。
此外,在非常规油气、海洋深水、大位移井和特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及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方面也做出突出贡献。
![](http://img.nync.com/f/2017/11/28/8b724cdf05535f4e_640o.jpg)
据悉,新当选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占94%;女性4人,占6%。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56.37岁。60岁(含)以下的57人,占85%;61岁至70岁(含)的10人,占15%,更多优秀的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当选。
新当选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2%;研究院所18人,占26.9%;企业及医院18人,占26.9%。多位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以及长期工作在新疆、甘肃等西部边远地区的优秀专家当选。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同步产生,本次增选共有18位外籍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附件1
中国工程院2017年当选院士名单
(按学部顺序排列,同一学部内按姓名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
邓宗全 | 1956年10月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冯煜芳 | 1963年01月 | 火箭军研究院 |
何 琳 | 1957年11月 | 海军工程大学 |
黄庆学 | 1960年12月 | 太原理工大学 |
孙逢春 | 1958年06月 | 北京理工大学 |
王振国 | 1960年06月 | 国防科技大学 |
吴光辉 | 1960年02月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夏长亮 | 1968年04月 | 天津工业大学 |
周志成 | 1963年06月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
陈 杰 | 1965年07月 | 北京理工大学 |
戴琼海 | 1964年12月 | 清华大学 |
刘永坚 | 1961年11月 | 空军研究院 |
刘泽金 | 1963年10月 | 国防科技大学 |
陆 军 | 1964年11月 | 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 |
宁 滨 | 1959年05月 | 北京交通大学 |
谭久彬 | 1955年03月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王沙飞 | 1964年10月 | 战略支援部队某研究所 |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
戴厚良 | 1963年08月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黄小卫 (女) | 1962年01月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聂祚仁 | 1963年01月 | 北京工业大学 |
潘复生 | 1962年07月 | 重庆大学 |
彭金辉 | 1964年12月 | 昆明理工大学 |
吴 锋 | 1951年06月 | 北京理工大学 |
张联盟 | 1955年01月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裕国 | 1961年11月 | 浙江工业大学 |
周 济 | 1962年02月 | 清华大学 |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人)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
邓建军 | 1964年04月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毛景文 | 1956年12月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孙金声 | 1965年01月 |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汤广福 | 1966年08月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唐 立 | 1965年12月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王国法 | 1960年08月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王双明 | 1955年05月 |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
陈湘生 | 1956年06月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邓铭江 | 1960年06月 |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
孔宪京 | 1952年01月 | 大连理工大学 |
李华军 | 1962年02月 | 中国海洋大学 |
吴志强 | 1960年08月 | 同济大学 |
谢先启 | 1960年12月 | 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岳清瑞 | 1962年01月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张建民 | 1960年03月 | 清华大学 |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
陈 坚 | 1962年05月 | 江南大学 |
贺 泓 | 1965年01月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蒋兴伟 | 1959年03月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
王 琪 (女) | 1949年07月 | 四川大学 |
吴丰昌 | 1964年08月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朱利中 | 1959年10月 | 浙江大学 |
农业学部(8人)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
包振民 | 1961年12月 | 中国海洋大学 |
蒋剑春 | 1955年02月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康振生 | 1957年10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王汉中 | 1963年12月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张福锁 | 1960年10月 | 中国农业大学 |
张守攻 | 1957年07月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赵春江 | 1964年04月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邹学校 | 1963年07月 |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
医药卫生学部(7人)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
董家鸿 | 1960年03月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李兆申 | 1956年10月 |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
马 丁 | 1957年04月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乔 杰 (女) | 1964年01月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田志刚 | 1956年10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王 锐 | 1963年05月 | 兰州大学 |
张英泽 | 1953年06月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工程管理学部(5人)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单位 |
---|
陈晓红 (女) | 1963年05月 | 湖南商学院 |
范国滨 | 1958年04月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刘 合 | 1961年03月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卢春房 | 1956年05月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王金南 | 1962年05月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
附件2
中国工程院2017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
(按学部顺序排列,同一学部内按姓名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姓名 | 出生年月 | 国籍 | 工作单位 |
---|
安道琳 | 1952.07 | 英国 | 英国皇家工程院、 剑桥大学 |
胡仕新 | 1963.11 | 美国 | 密西根大学 |
米耀荣 | 1946.01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顾敏 | 1960.07 | 澳大利亚 | 皇家墨尔本大学 |
雷欧•拉斐尔•莱夫 | 1950.08 | 美国 | 麻省理工学院 |
李凯 | 1954.06 | 美国 | 普林斯顿大学 |
史提芬•博伊德 | 1958.02 | 美国 | 斯坦福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尼古拉斯•佩帕斯 | 1948.08 | 美国 |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
松采夫•康斯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 | 1950.03 | 俄罗斯 | 俄罗斯科学院 |
余艾冰 | 1963.01 | 澳大利亚 | 蒙纳士大学 |
哈桑•卡雷姆 | 1947.09 | 美国 | 圣母大学 |
田村幸雄 | 1946.11 | 日本 | 重庆大学 |
迈克尔•霍夫曼 | 1946.11 | 美国 | 加州理工学院 |
梅纳赫姆•埃利梅莱赫 | 1955.07 | 美国 | 耶鲁大学 |
唐纳德•格里尔逊 | 1945.10 | 英国 | 诺丁汉大学 |
尼古拉斯•罗伯特•莱蒙 | 1957.12 | 英国 | 郑州大学 |
韦伯斯特•卡维尼 | 1951.09 | 美国 | Ludwig肿瘤研究所、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比尔•盖茨 | 1955.10 | 美国 | 泰拉能源公司 |
点赞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